格力辟谣999元电动车:董明珠的造车梦还在路上吗?

时间:2025-03-25 来源:商经网 作者:

  3月25日,格力电器通过官方微信“格力文传”发声,澄清了一则流传甚广的谣言:网上有人称格力推出“明珠出行”电动车,定价仅999元,还附上董明珠骑电动车的照片。格力郑重声明:“公司从未生产过这类产品,也没这方面的业务计划。”他们已对散布谣言的自媒体账号取证,准备依法维权。网友一看照片才发现,这不过是2023年董明珠考察绿驹电动车工厂的老图被翻出来“炒冷饭”。这场乌龙,让人不禁好奇:董明珠的造车路,到底走到哪一步了?

  一、999元乌龙:谣言背后的真相

  事情的起因是一张照片:董明珠骑着电动车,笑容满面。网上传言称,这是格力即将推出的“明珠出行”电动车,999元的超低价让人咋舌。一时间,评论区炸了锅,有人惊呼“格力这是要革电动车市场的命”,也有人质疑“999元连成本都不够吧”。结果细心的网友扒出,这张图压根不是新货,而是2023年董明珠去绿驹工厂揭幕时的旧照。格力赶紧出来灭火,强调自己没这计划,还顺手警告造谣者:等着接律师函吧。

  这波谣言虽是虚惊一场,却也勾起了大家对格力造车的好奇。毕竟,董明珠和新能源车这对“CP”,故事可不短。

  二、从空调女王到造车玩家:董明珠的执念

  董明珠的造车梦,得从2016年说起。那年,她力推格力电器斥资130亿收购珠海银隆,试图跨界新能源车。但股东们不买账,投票直接否了。董明珠没退缩,掏出个人腰包,拉上万达、京东邦能等盟友,凑了30亿入股银隆。可惜,银隆没成“银龙”,反倒成了“泥潭”。2018年,银隆曝出拖欠货款、资金链断裂,大股东魏银仓还被指侵占超10亿利益。到2019年,银隆客车销量崩到2708辆,同比跌六成,2020年负债超225亿,成了烫手山芋。

  即便如此,董明珠没撒手。2021年,她通过拍卖拿下银隆股权,再把自己的投票权委托给格力,终于把银隆收入囊中,更名“格力钛新能源”。她曾豪言:“新能源是未来方向,我不放弃。”可现实很骨感,2022年格力钛销量仅1789辆,远不及宇通、中通这些老大哥。今年中报显示,格力钛负债247.86亿,净亏19.05亿。董明珠却还在3月放话:“今年能扭亏。”网友忍不住问:“这信心哪来的?”

  三、不做家用车,格力瞄准新赛道

  3月12日,董明珠在《四川观察》聊起造车进展,语气坚定:“格力汽车一直在做,但不碰家用车。”她解释,主业还是空调暖通,造车是延伸产业,专注环卫车、重卡、公交车这些工程车领域。被问到“为啥不做家用车”时,她笑答:“不是放弃,是战略选择。你要电动车,我就能给。”言下之意,技术不是问题,方向得选对。

  2024年10月,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,注册资本2000万,由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和上海捷英途合资,业务涵盖汽车零部件研发、机器人制造等。市场解读,这是格力在新能源车赛道再加一码。可从格力钛的现状看,这条路未必好走。网友评论:“不做家用车是对的,小轿车市场卷成麻花了,但工程车能翻身吗?”

  四、造车梦的底气与隐忧

  董明珠的底气,一半来自执念,一半来自格力的技术积累。空调起家的格力,在电机、电池管理上有些底子,延伸到工程车不算太离谱。但隐忧也不少。格力钛连年亏损,新能源客车市场又被宇通等巨头霸占,格力想突围,靠什么?2024年中报里,247亿负债像座大山,19亿净亏更是警钟。董明珠说今年扭亏,可半年已亏19亿,下半年得赚38亿才行,这难度堪比登天。

  网友调侃:“董姐造车,像是在用空调的逻辑修车,能修好吗?”还有人感慨:“999元是假的,但格力造车的坎是真的。”

  五、结语:999元的笑话,造车的真章

  这场999元电动车的闹剧,以格力辟谣收场。可董明珠的造车故事,还远没到结局。从银隆的折戟到格力钛的挣扎,再到新公司的起航,她用行动证明了对新能源的执着。工程车赛道能不能跑出黑马?2025年会不会真扭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