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银鸟:用非遗技艺编织妇女的未来

时间:2025-03-05 来源:商经网 作者:

  在贵州的群山之中,有一只“瑞银鸟”正在用非遗技艺为当地女性创造就业机会和美好生活。这家公司通过传承和创新苗族银饰锻造、水族马尾绣等传统工艺,不仅帮助这些濒临失传的手艺重获新生,还为无数妇女提供了稳定收入来源。

  从指尖到经济:徐玄的十年探索

  作为贵州瑞银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,徐玄在过去十年里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。她的目标是让传统的手工艺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,并且以此为基础,带动普通百姓特别是妇女的就业。

  徐玄采取了一种独特的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文化传承,也为许多家庭带来了实际收益。通过建立银饰刺绣基地,她将散落在各地的手工艺人聚集起来,提供系统性的培训和支持,使他们能够以专业工匠的身份参与到生产中来。

  订单式培训: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

  瑞银鸟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等地设立了多个刺绣培训基地,采用“订单式培训”的方式,确保每位参与的匠人都能获得稳定的订单。陆义愿,一位拥有30多年经验的水族马尾绣传承人,就是这一模式的成功案例之一。她表示,自从加入瑞银鸟后,她不仅实现了月入5000元的稳定收入,还鼓励女儿一起投身于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。

  截至2024年底,瑞银鸟已经举办了超过40场非遗课堂,累计培训了1200多名匠人。这不仅提升了她们的技术水平,也让她们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市场,增加了收入来源。

  数字化助力: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之美

  为了进一步推广非遗文化,瑞银鸟还在不断开发新的文创产品,尝试将苗绣纹样融入现代设计中,并通过数字化平台拓宽销售渠道。徐玄透露,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全国开设60家非遗体验馆,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这些传统技艺的魅力。

  此外,瑞银鸟还利用互联网技术,让绣娘们的作品能够通过“云端”走向全国乃至世界。这样一来,即使身处偏远山区的手工艺人们也能与外界保持紧密联系,拓展他们的事业版图。

  瑞银鸟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,它更是一段关于希望与梦想的旅程。通过徐玄及其团队的努力,越来越多的妇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,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