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会或许偏爱有准备的人,但流量有时却是个不速之客。最近,海尔集团CEO周云杰意外刷屏网络。先是因与雷军同框时一脸淡定,被网友戏称“i人体质”,表情包火遍全网;后来在几次公开露面中,他凭谦逊、幽默和务实的硬实力圈粉无数,网友纷纷喊话:“周总快开个号吧!”海尔官号调侃回应:“别急,老总即将出道。”千呼万唤后,周云杰终于在抖音亮相,两天连发短视频,粉丝破百万,评论区秒变“整活现场”。从“螺丝钉”到“网红CEO”,这个59岁的男人,带着海尔闯进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流量狂欢。
一、从车间到总裁:一颗螺丝钉的38年淬炼
周云杰的职业生涯没有太多戏剧性,却像一块耐磨的老钢。1988年,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他,揣着“做中国制造螺丝钉”的朴素理想,加入海尔。那是个家电行业靠贴牌代工苟活的年代,张瑞敏怒砸76台问题冰箱的举动点燃了他的热情。他从基层干起,跑过市场、钻过车间,还在实验室搞出无污染电冰箱,拿下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。这些年,他摸透了消费者和一线工人的真实需求,明白好产品绝不只靠冷冰冰的数据。
1996年,海尔决心摆脱代工命运,周云杰挑起重担,建起全国首家海尔专卖店,硬生生铺出一张销售网。后来,他抓住全球化风口,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起海尔首个海外园区,又促成中国白电首次海外并购——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的冰箱业务线。2004年起,他掌管海尔海外销售,2009年升任高级副总裁,逐渐成为张瑞敏的接班人。38年,他没跳槽没创业,只在海尔这棵树下深耕,把自己拧成了一颗核心螺丝钉。
相比雷军的多线开花或董明珠的高调转型,周云杰的路低调而专注。海尔也没闹出股权纠纷,张瑞敏退休前通过海创客等公司,把控制权平稳交给以周云杰为核心的高管团。这种稳定,既是海尔的底气,也是周云杰性格的写照——沉稳、内敛,三句话不离海尔。
二、流量砸来,螺丝钉有点懵?
周云杰大概没料到,自己会因一张冷脸照“翻红”。海尔官号趁势喊话“老总出道”,网友催更声不绝于耳。他终于在抖音现身,胸前别着“海尔兄弟”胸针,正襟危坐地说:“我很听劝,要和大家零距离互动。”高冷外表配上反差萌,评论区直接炸了:有人喊“周总出三桶洗衣机”,有人认亲“山东老乡”,还有人蹭热度打广告。海尔迅速跟进,推出三桶洗衣机概念,赢得满屏点赞。
这波操作看似轻松,却戳中了海尔的软肋:日常曝光太低。2024年,海尔集团营收冲到4016亿元,利润涨13%至302亿元,海外每10台中国品牌家电有6台出自海尔,成绩够硬。但核心业务海尔智家的日子不好过,前三季度营收仅增2.17%,三季度几乎停滞。白电市场受房地产拖累,上半年零售额下滑7%,零售量跌3.6%,行业寒冬还没尽头。更糟的是,智能家居的风口上,海尔智家早早布局,却被小米、华为抢了消费者心智。
网友的“三桶洗衣机”呼声,海尔抓住了,可若没这波意外流量,这需求要等多久才能冒头?家电行业,甚至整个中国制造,都面临这尴尬:产品做得扎实,却听不到消费者的真实声音。周云杰的螺丝钉精神可贵,但在存量厮杀的时代,光埋头干活怕是不够,他得学会抬头听风。
三、资本场上的“狼性螺丝钉”
别看周云杰镜头前憨厚,资本市场上他出手狠辣。2025年初,海尔一周内砸下150多亿元,拿下机器人公司新时达和汽车之家。此前,他还花125亿元入股“血王”上海莱士,去年8月推动保险中介众淼控股上市。如今,海尔旗下上市公司达8家,版图横跨家电、大健康、工业互联网等领域。
这些布局有迹可循。汽车之家帮卡泰驰做大汽车生态,新时达为卡奥斯工业互联网注入机器人想象力,上海莱士完善大健康产业链。相比格力手机的翻车和美的影视的浮亏,海尔的多元化步子稳得多。这份稳健,离不开周云杰的务实底色,但也让人琢磨:稳到极致,会不会错过激进突围的窗口?
四、从螺丝钉到风向标,新考题来了
这波流量是个意外惊喜,也是个微妙信号。白电市场天花板渐显,智能家居风头正劲,海尔要想不掉队,周云杰得从“螺丝钉”进化成“风向标”。抖音首秀开了个好头,但要真贴近消费者,还得让海尔的产品和服务多点“人味儿”。
2024年的4016亿营收是底气,150亿收购是野心。可在万亿家电市场的存量战里,流量和创新才是破局钥匙。周云杰能把这颗“螺丝钉”拧出多大火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