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2024财报:AI狂飙390亿,现金流缩水九成,下一场豪赌值不值?

时间:2025-03-20 来源:商经网 作者:

  AI“烧钱”模式全开:第四季砸390亿

  腾讯的2024年财报来了,AI成了绝对主角——新闻通稿里,这个词出现了14次,相比上季度的3次,热度暴涨。第四季度,腾讯营收1724.5亿元,同比增长11%,净利润553亿元,同比增30%,乍看稳中有进。但细看数据,AI的高投入却让自由现金流从前三季度的400-500亿元骤降至45亿元,缩水九成。这背后,是腾讯在AI赛道上的一次“豪氪”操作:单季砸下390亿元,平均每天烧掉4亿多。

  这笔钱花哪儿了?财报里写得清楚:AI项目研发、显卡采购、模型训练……从产品到组织再到资本开支,腾讯几乎把AI嵌进了每一个业务角落。微信搜一搜靠AI提升检索质量,元宝App日活暴涨20倍,广告系统用AI优化投放效率,连内部文档都接入了智能助手。腾讯管理层还放话,2025年将继续加码AI投入,资本开支涨幅控制在“低双位数百分比”。这架势,像极了一个“氪金玩家”在升级装备,只不过这次赌的是未来。

  游戏广告双轮驱动,撑起AI野心

  好在基本盘够硬。第四季度,游戏业务本土市场收入332亿元,同比增长23%,靠《王者荣耀》《和平精英》老将和新兵《地下城与勇士:起源》《三角洲行动》齐发力;国际市场160亿元,增15%,《荒野乱斗》《PUBG MOBILE》表现抢眼。广告业务也不甘示弱,收入同比涨17%,视频号、小程序和搜一搜成新增长点,商家投放意愿明显增强。

  微信月活13.85亿,同比增长3%,依然是腾讯的流量基石。游戏道具卖得好,广告位供不应求,这些现金奶牛为AI投入提供了弹药。但代价也不小——一般及行政开支涨16%至314亿元,研发费用(含AI相关雇员成本和折旧)是主因。烧钱换增长,腾讯显然不满足于“守江山”,而是要用AI“拓疆土”。

  元宝起飞,AI落地初见成效

  AI投入的效果如何?最直观的例子是腾讯元宝。这款AI助手从2月到3月,日活激增20倍,直接冲到国内市场第三,仅次于头部玩家。这种爆发式增长,离不开微信生态的加持和混元模型的快速迭代。财报还提到,AI驱动的广告基础设施让投放效率显著提升,尤其在电商旺季,视频号和朋友圈的广告收入水涨船高。

  组织层面,腾讯重组了AI团队,聚焦产品创新和模型研发。马化腾在财报中信心满满:“这些投资会通过提升广告效率和游戏生命周期带来回报,未来随着AI应用的普及和企业服务的增长,创造更大价值。”这话听着耳熟——不就是互联网巨头们在AI热潮下的标准剧本吗?但腾讯手握微信和游戏这两张王牌,底气确实比别人足几分。

  现金流警报:短期阵痛还是长期隐忧?

  然而,45亿元的自由现金流还是让人捏把汗。前三季度稳在400亿+的水平,第四季度却被AI项目390亿元的资本开支拖垮,外加媒体内容85亿元和租赁负债20亿元的支出。网友调侃:“腾讯这是把钱都拿去买显卡了吧?”玩笑归玩笑,高投入低现金流的模式,短期内难免引发市场担忧。

  对比来看,阿里刚宣布未来三年投3800亿元建云和AI基础设施,微软、谷歌等海外巨头年均AI支出也达数百亿美元。腾讯390亿的单季投入不算夸张,但自由现金流的大幅缩水暴露了转型阵痛。如果AI回报周期拉长,现金流压力会不会拖累其他业务?这是投资者最想问的。

  写在最后:AI豪赌,腾讯能赢几成?

  腾讯的2024财报,像一场AI驱动的“双面秀”:一面是营收利润双增、游戏广告齐飞,一面是现金流缩水、烧钱节奏猛提速。从元宝的起飞到广告效率的提升,AI落地的成效初显,但390亿的投入换来45亿现金流,短期代价不小。2025年,这场豪赌是会变成“放长线钓大鱼”的教科书案例,还是“烧钱一时爽,后悔追不上”?答案恐怕要看腾讯能否在AI赛道跑出自己的节奏。

  站在全球科技巨头的AI军备竞赛中,腾讯既要守住微信和游戏的现金奶牛,又得在智能化时代抢滩登陆。马化腾的算盘打得响,但棋局才刚开盘。这390亿,只是入场费,真正的胜负还在后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