骑手破万,五险一金“全包”
3月20日,京东外卖抛出一枚重磅消息:全职骑手规模正式突破1万人。这距离它2月11日上线仅一个多月,扩张速度令人侧目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京东宣布将为所有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,且全部费用——包括个人应缴部分——由公司承担,确保骑手的到手收入不打折扣。
在“996”争议还未平息的互联网圈,这一操作堪称大手笔。要知道,外卖行业的骑手多以众包模式为主,五险一金几乎是奢望。京东此举不仅为骑手撑起了一张保障网,也在行业内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——外卖平台还能这么玩?
126城,40万商家:京东外卖的“闪电战”
上线短短40余天,京东外卖的版图已覆盖全国126个城市,入驻品质堂食餐厅超40万家。从北上广深到三四线小城,用户打开京东App首页,点进“品质外卖”入口,就能下单“正餐级”外卖。这种迅猛扩张,颇有当年京东物流“烧钱换规模”的味道。
为了吸引商家,京东祭出了“0佣金”政策: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,全年免收佣金。对比美团、饿了么动辄10%-20%的抽成,这无疑是给商家打了一针强心剂。用户也没被落下,每天早10点和晚8点,京东PLUS会员及在校大学生可领最高20元餐补,首批福利已覆盖数百万目标人群。这种“骑手+商家+用户”三方补贴的打法,显然是要用真金白银砸出一块市场。
从物流到外卖,京东的“护城河”逻辑
京东外卖的底气,离不开其物流基因。作为自建物流起家的电商巨头,京东在配送效率和人员管理上有天然优势。全职骑手模式,正是这一优势的外延。与美团、饿了么依赖的灵活众包骑手不同,京东选择自营化路线,试图通过稳定团队提升服务品质。加上五险一金的“福利牌”,京东不仅能吸引更多骑手加入,还能降低人员流失率,打造一支更忠诚的配送军团。
这背后,是京东对“品质外卖”的定位。不同于其他平台主打即时性价比,京东瞄准的是中高端堂食市场,主打“正餐化”体验。从40万家入驻餐厅来看,不乏连锁品牌和高口碑门店,显然是想复制电商时代的“正品”标签,避开低价混战。
行业标杆还是烧钱游戏?
京东外卖的骑手保障政策,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在外卖行业普遍“压成本、拼效率”的当下,主动为骑手全包五险一金,既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正视,也是在向行业喊话:外卖不该只是“血汗经济”。这或许能倒逼其他平台跟进,提升骑手待遇的整体水准。
但质疑声也不少。全职骑手+五险一金+0佣金+用户补贴,这套组合拳的成本不低。以1万骑手计,若每人年均社保费用按1.5万元估算,光这一项年支出就达1.5亿元,再加上配送工资和商家补贴,京东外卖的烧钱规模可想而知。在美团、饿了么已占据九成市场份额的格局下,京东能否靠“品质”突围,仍是未知数。
写在最后:外卖的下半场,京东能翻盘吗?
从上线到破万骑手,京东外卖用一个多月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。全职化、五险一金、0佣金,这些大手笔既展现了京东的责任感,也暴露了它的野心——不甘只做电商老二,还要在外卖市场分一杯羹。但外卖江湖早已不是蓝海,烧钱换来的流量,能否转化为长期留存?品质化路线,能否撬动用户习惯?这些问题,或许要等2025年“0佣金”到期时,才能见分晓。
对于骑手、商家和用户来说,京东外卖的入局无疑是好事——多一个选择,多一份保障。但对于京东自己,这场仗才刚开始。外卖下半场,拼的不只是钱,还有耐力。